1月23-26日,第48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在瑞士达沃斯召开,主题为“在分化的世界中打造共同命运”。会议召集了来自全球政商、国际机构、公民社会、学术、媒体、艺术等各界超过2500多位领袖人士出席,以更新指导多方利益相关者合作的全球议程,共同应对当下重大政治、经济与社会挑战。
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博士受邀飞赴达沃斯参会,作为多年参会的资深“记者”,他随时回传了在达沃斯的见闻,分享他看到听到的新鲜。
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影响
达沃斯当地时间1月23日,在MIT的午餐会上,李开复与李飞飞(Google Cloud AI/ML领域首席科学家);Richard Socher(Salesforce首席科学家);Mustafa Suleyman(DeepMind 联合创始人兼主管)进行了对谈;主持人是Andrew McAfee(麻省理工学院数字经济倡导行动联合创始人)。
上个月,DeepMind团队发表了最新论文,提出强化学习算法AlphaZero,一种可以从零开始,通过自我对弈强化学习在多种任务上达到超越人类水平的新算法。据说,AlphaZero在8个小时训练后就击败李世石版本的AlphaGo;再用4小时训练击败世界顶级的国际象棋程序Stockfish;再用2小时训练击败世界顶级将棋程序Elmo。
一时间,AI界哗然:通用AI问世啦,AlphaZero完爆人类。
在午餐会上,DeepMind 的联合创始人Mustafa Suleyman 被问到Alpha zero 的强化学习是否真的证明可以不要训练数据?除了游戏还有什么应用?(潜台词是,能不能真的“通用”)
Mustafa非常坦诚地说:Alpha zero没有那么神,外界对它有点夸大了。它要想工作,必须满足三个前提:可预测环境(围棋规则),清晰奖励系统(输赢),无变数(variability) 。也并不是外界说的不受监督,Alpha zero的监督来自于它的结构和训练环境,这些依赖强化学习的具体方法在现实生活中效果不是很好。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无法提供模拟器,进行巨量训练来形成算法。
不过Deepmind团队正在探索游戏之外的应用,但是初步预测这不太容易,因为真实世界比游戏复杂很多。他预测三五年内,强化学习是完全没法普及应用的,Deepmind团队已经“将目光放到几十年后了”。
Mustafa也提到:Alpha zero 本身并不能解决AI对于数据的需求,但在数据生成和模拟上的进步(比如说用真实语音合成、人脸合成、甚至类似Grand theft auto来做自动驾驶的模拟)是有可能在未来自动产生可补充的数据。
李飞飞:AI要理解人类情感,早着呢
李飞飞认为人工智能还是一个新领域,只发展了60年左右,人工智能的理想是让机器变得智能,模仿人类智能解决问题,让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好。
“回想一下,当我还是一个大学生时,我绝对想象不到人工智能会带来的巨变,它巨大的搜索能力,更别说无人驾驶了。我们已经见证了非常了不起的突破。”
李飞飞特别提醒大家,目前AI还不能理解语境、复杂的知识,要识别人类的情绪、感情和动机,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当然,目前有很多研究AI情感的创业项目,也不要因此受到打击,正是因为有更大的挑战,成功的收获才会更大。
李飞飞引用一位在AI领域有40多年研究经验的同事的话,评价当下我们对完美的人工智能机器的定义:“一台能做出完美食物的机器,虽然房间已经着火了。”
至于中国AI的发展机会,中国有“四截火箭”助推。
(1)中国一流的理工科教育。
李飞飞就是这一点的证明。中国的理工科教育培养了众多科学家,而且这些人都有志于从事人工智能的相关工作。这群杰出的年轻人会是推动中国进步的一股了不起的力量。
(2)活跃的创业氛围和资本对这个领域的大量投资。
作为一家风险投资机构,我们投资了45家人工智能公司,这些公司分布在各个领域。比如如何让借贷更简单,提供消费者服务,制造能采草莓、洗碗、组装汽车的机器人。
(3)中国巨大的数据量。
中国共享单车的使用人数是美国的300倍,外卖是美国的10倍,移动支付拥有6亿多用户,是美国的50倍,而且不收佣金、无中间人。在此基础上,形成了大量的公司和数据。
(4)政府的政策。
国务院去年发布的人工智能计划表示,中国要在2030年成为人工智能创新核心国家,伴随这一政策而来的是城市层面上大量资源的投入,这显然会推动我们前进。
施密特评点AI:力量是超人的
在谷歌云的晚餐会上,董事长施密特也谈兴很浓。针对AI的发展,施密特的评价是:AI的力量是超人的。
谷歌从2000年的广告算法就开始使用AI,很早就意识到AI科研的重要性。从收购Geoff Hinton的公司,到收购DeepMind (现在这个团队已经750人),再到吸引李飞飞,将深度学习迅速渗透到整个公司。
让施密特记忆最深的AI里程碑是DeepMind 团队只用了六个工程师,几周的时间就在数据中心制冷和能源问题上节省了15%的电费。作为对比,谷歌之前的数据中心是一批很牛的工程师花费多年时间设计的。
从这个角度看,AI的力量的确是超人的。
美国公司在华水土不服的四个原因
达沃斯当地时间1月25日,在WPP董事长Sir Martin Sorrell亲自主持的 “下十亿用户” 论坛上,李开复和Alphabet、谷歌首席财务官Ruth Porat,美国银行副董事长Anne Finucane,麦肯锡资深合伙人Adam Bird进行了对谈。
Alphabet、谷歌首席财务官Ruth Porat认为,外国公司想在中国获得成功比本土的公司更难,公司进入海外市场要保持谦逊。
李开复的观点是,下一个10亿有效用户最大可能会在中国,美国公司如果不调整傲慢的平台主义态度,会在下一个10亿有效用户里遭遇滑铁卢。美国公司认为他们在中国的发展困境是地方保护主义作祟,事实上,他们在华水土不服有四大内因。
以下是李开复的发言内容:
1)用户不能只用数量来衡量,需要用活跃度和支付能力。从这两个角度来说,中国的第三波人口红利(第一波:PC用户转战移动,第二波:小镇青年,第三波:二三四线中老年尤其妇女)大约3亿人口,将比其它的7亿新用户更加有价值,因为他们有支付能力和经济能力。另外,有趣的是,对他们来说,互联网就是微信。
2)对于发展中国家,中国创业者有独特优势。国内竞争激烈,而往往在国内无法胜出的公司,杀到国外,反而能够称王(比如说在东南亚、印度、南美、中东),往往是把产品copy from China,比如说直播、共享单车、今日头条的模式。因为中国用户画像和这些国家比较相似,所以机会很不错。
3)互联网巨头开发国际市场速度迅速。用滴滴作为案例,滴滴已经经过投资进入多个公司,而且把滴滴更好的界面技术注入了被滴滴投资的公司。这种有弹性的做法,在发展中国家更容易得到成功。
相对来说,美国公司的平台主义,当年在美国拥有科技霸权时是可行的(因此微软、谷歌、Facebook在全球有很大的份额),但是今天中国公司的技术能力已经不弱于美国公司,如果美国公司继续用巨无霸平台,不合作不投资,只是期待征服世界,这个模式在下十亿用户肯定会受阻。
我们可以期待美国的产品继续在英语系国家胜出,在欧洲产品方面理论上可以胜出,但是欧盟对于美国的各种作风不满意(从垄断罚款到未来个人数据和产品的剥离)都会给美国带来很大的挑战(当然中国公司进入欧洲也不容易)。而新兴市场中,中国的科技公司进入东南亚、印度、南美、中东、非洲将成为中长期趋势,所以我会期待未来十亿用户,在中长期(3年之后),会很大程度的使用中国产品。
4)对于美国科技公司在中国发展不理想,美国人普遍认为是保护主义阻挡了他们。其实当年或许是一个因素,但今天绝对并非如此。我看到了四个美国科技公司的巨大问题:
<1> 美国公司希望用单一平台进入中国,对于本土化没有足够的弹性,对本土团队不足够授权,主要把中国当做一个营销的市场;
<2>中国公司的产品能力已经超过美国。微信比Facebook好用,淘宝模式比eBay可持续,中国又出现了各种新的模式和产品,如美团、今日头条、共享单车。还有中国科技方面也赶超美国,如计算机视觉、人脸识别、语音识别。在中国,美国公司已经没有明显的科技或产品的竞争力;
<3>美国公司在中国的负责人(总经理或CEO)越来越多的是不懂国情的老外,他们的事业轨迹是从较小的国家总经理,提升到中国总经理磨炼,之后回总部再升官。但是他们主要销售出身,不懂、不在乎也管不了产品技术,不懂中国不接地气不讲中文,而且个人对中国没有长期承诺,主要对总部指标负责,最大的愿望是保护自己的金饭碗,报喜不报忧。这批人在中国本土公司的角斗士面前,根本不堪一击;
<4> 中国的顶级人才,从本科毕业到职业经理人,过去认为外企是最好的工作,但现在大部分会把中国的大公司(如BAT)到中型公司(如美团、滴滴、小米)到创业公司(如VipKid、Face++)排在外企前面。没有了最优秀的人才,外企在国内的发展不容乐观。
谷歌:进入海外市场,要谦逊
Alphabet、谷歌首席财务官Ruth Porat认为,外国公司想在中国获得成功比本土的公司更难。
Ruth Porat 2015年3月宣布加入谷歌出任新任CFO,成为谷歌历史上第一名女性CFO。在此之前,她任职摩根士丹利CFO,人们称她为“华尔街最有权势的女人”。福布斯将她评为“第32名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女性”。
Ruth 分享谷歌在海外发展方面的思考。她认为,快时尚、在线教育、外卖, 这些新产品模式最开始都是局部现象,然后才被规模化。除了从风险、机遇角度考虑这些新事物能不能被规模化,还要考虑到要投入的资金,当地政府是不是友好,环境是不是公开、透明。
Ruth Porat说,产品要凸显出企业的价值与追求,企业要有强有力的企业文化。再好的产品如果没考虑到文化因素,也可能失败。
“在Google,我们强调有负责的成长,做到专业和谦逊。当地市场的负责人要保持本地目光和思维。融入当地,从当地获得成长的动力。”
“我们不能只是把产品搬运到全球各地,保持尊重的态度,定制本地化的产品,或是提供可以本地化的平台和工具。深入地融入当地,是我们当下最高战略目标之一。”
Ruth Porat提到,谷歌在全球各地有很多训练中心,培训当地的创业者,培育创业文化和创业友好的环境,帮助当地的创业者跟硅谷等建立联系。深入当地融入当地,是他们当下最高战略目标之一。
Mckinsey认为未来“中国中心论”
麦肯锡公司高级合伙人Adam Bird 提出中国中心论观点,他认为中国年轻一代,将会是最有影响力的消费群体。下一个10亿中,每消费一美元,就有12美分来自这一群体。Mckinsey此前曾开展的一项实验,发现未来91%的增长都会来自于城市,这对企业来说有很大的借鉴意义,这是本地化的更深内涵。
他建议在座的每个企业家都找个时间去中国,因为到了中国才会看到、才会相信中国创业者的创新力。“你到华为的深圳总部参观一下,五万员工,像一个大学校园一样非常壮观。阿里巴巴在杭州有15万雇员,是华为的三倍。中国人现在已经不仅是模仿了,他们会模仿一些东西,但情况已经改变了,他们现在是领军人。”
美国银行:中国内敛,印度可能性很大
美国银行副董事长Anne Finucane表示,我们关注的还是西方国家或者发达国家,但科技的颠覆性,全球化的可持续性和多样性,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事实。
因此,我们向很多国家派驻了负责人,因为我们需要了解当地市场,了解我们面对的消费者。目前,我们75%的业务还在美国,剩下的25%在全球各地。
我们也看到了中国和印度中产阶级的崛起。目前很多跨国企业,离开欧美来到了印度。对西方国家来说,印度是一个可能性很大的国家。 中国发展得很好,但是中国内敛,和外部交流还很有限。
用交易来治理隐私数据问题?
在达沃斯论坛,李开复和2015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、普林斯顿教授 Sir Angus Deaton 进行对谈,讨论人工智能和隐私的治理。Deaton教授提出一个想法,开发一套隐私数据授权交易系统,治理隐私数据侵权问题。
在用户隐私数据保护方面,英国正在讨论法律让每个人拥有自己的数据,会从医疗数据开始。
Deaton教授:用交易来治理隐私数据问题?
Deaton教授认为,今天AI巨头利用用户数据获取了巨大利润,而且导致未来用户隐私和财富两空,所以他认为应该能有一套系统,让每个用户拥有自己的数据,选择性授权给AI 或产品公司。
比如说,一个用户可以不在乎隐私,并卖自己的数据给最高的出价者,另一个用户可以只让自己的数据被自己信任的公司使用,另一个用户可以只在搜索引擎里面使用。如果达到这样的境界,垄断型AI公司就很难剥削用户,而且AI公司彼此会更直接竞争,因而降低伤害用户利益的可能性。
但是这个想法比较理想化,在今天很难执行,因为AI巨头都已经习惯性使用用户数据。虽然要尊重考虑隐私,但不应该过分纠结。比如说医疗数据,应该可以脱敏后更允许分享,这样世界上的AI专家才能更快结合AI和医疗。很多别的领域可能有更高的门槛,但是克服癌症可以成为一个全球人类携手解决的巨大问题。
Deaton教授:寻求政府强制执行?
Deaton问我是否有可能G20支持这样的方案。我觉得中美都很难支持。讨论后,他觉得唯一的方法就是欧盟来强制执行。
似乎不少欧洲人觉得被美国科技巨头剥削,因此才有微软Google在欧盟碰到的问题。如果欧盟真的用这个方法来修改用户和巨头的平衡,并且基本改变巨头的商业模式,而且大幅度影响巨头的利益,这对美国巨头的竞争力会有严重的影响。除了这种方式之外,也有很多欧美政界朋友提出要探索拆分科技巨头,或至少不允许他们收购小公司,扩大垄断。
虽然科技巨头垄断是一个挑战,但不应该用强迫改变商业模式,或拆分处分的极端模式来处理这个问题。过去美国欧盟对科技巨头的惩罚都很不到位,速度太慢,没达到效果,只是让巨头低头了,以后做事谨慎一点而已。
鼓励创新+税收政策
避免科技巨头垄断,保护用户(包括隐私),最好的方法应该是:
1)鼓励创新创业。今天AI影响的领域,远远超过科技巨头的互联网地位,并不是科技巨头能够杠杆阻拦的。比如说医疗、法律、教育、生产、无人驾驶等领域,都不是巨头可以阻拦竞争对手的。这些领域都可以出新的巨头。以后巨头越多,彼此跨领域竞争(比如说美图挑战滴滴出行,腾讯进入阿里支付领域),就可以一定程度降低垄断者欺负创业者或用户的行为。
2)如果巨头真的特别强大,提出另一种解决方法就是政府扮演协调角色,一方面确保用户隐私保护,另一方面从AI巨头征税(比如说超过一万亿美金的利润要征税95%),然后把所得用最有效的方法补助给最需要的被伤害人群。我认为被伤害最大的人群不是隐私被调用的人,而是被AI取代,失去工作的人。我会更希望用这笔钱来重新训练被取代的人,让他们能找到新的工作,得到自我实现。当然,这种方式在美国可能较难执行。
AI对人类6大挑战
2018年冬季达沃斯的主题是“在分化的世界中加强合作”,人工智能出现在全球各界领袖的讨论议题当中。
全球的各界领袖对AI对人类的挑战尤为关注,主要聚焦在以下六个话题里:
1)安全性:无人驾驶汽车可以被黑客变成武器,如何避免?
2)隐私:个人隐私如何保护,如何让每个人掌控自己的数据,或至少避免AI公司滥用个人数据(如出售等)?
3)工作:15年内50%的工作任务将被取代,4-8亿人需要重新训练,人类如何度过这个历史性的挑战?
4)贫富不均:AI创造的富豪和被AI取代的重复性工作者,这两者的差距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大。如何避免富人凌虐穷人?
5)数据的偏见:如果数据不完整或标注有偏见,可能带来对一些用户的歧视,如何监督避免这方面问题?
6)大公司的垄断:巨头公司拥有大量用户数据,可以靠此优化产品,增加收入,花大钱雇佣AI科学家买机器,再累积更多数据,源源不断维护垄断。AI时代的垄断,因为有数据累积作用,可能比任何过去时候的垄断都反竞争,应该怎么办?
欧美应向中国市场学习这四点
在达沃斯腾讯主办的会议上,李开复和林毅夫讨论中国助力世界的未来。李开复认为,当下中国市场存在的4个重要因素,将对世界经济产生新的刺激助力,欧美国家应该学习。
1)中国的快速试错模式,会比欧美透彻讨论并得到共识的模式更有效率,建议欧美探索这两种模式的平衡。
举个简单的例子,人工智能给人类社会带来困扰,包括安全、隐私、贫富不均、工作的取代,还有偏见,在这届达沃斯论坛里,也有很多人讨论在这么多挑战和不成熟的前提下,我们应该怎样往前进。这个话题其实是有一个标准中国派的辩论,还有一个标准欧美派的辩论。
中国思维的辩论会是:安全问题当然得注意了,但除了安全问题之外我们科技浪潮来的太快,创业一定要快速的执行和推进,AI是需要大量的数据的,所以我们先把东西做出来然后有了数据以后一定会越做越好,我们是可以调整刚开始的错误的。
欧美的思维会说,这么重大的事情我们不能草率来做,一定要从各个方面好好的辩论,从道德的层面怎么能够确保一辆无人驾驶是安全的。比如说前面有一个人确定会被撞到,那边有两个人可能会被撞到,AI本身很难做这个判断。欧美思维会希望让每种不同的声音都能发声出来,有一个理性、深度、有逻辑的思维辩论,最后达到一个共识,然后用这个共识再来推进我们的技术。所以这两种思维方式有非常显著的不同。
这种思维的差异不仅仅是在政策层面的,它渗透在创业者、投资人、老师、教授的思维里,当然也有政府的政策。基于欧美思维方式的话,政策导向就要先讨论贫富不均的问题,要考虑隐私数据应该掌控在自己的手中,每个获取数据都要经过授权。他们会希望把数据权利给回个人,然后去重写商业规则。
如果一切推倒重来,这个模式可能会是一个最能基业常青的方法,但是今天Google、Facebook在欧洲已经赚了这么多钱,然后用户数据都在手中了,你叫他吐出来,这怎么能做到呢?
当然我们也看到欧盟可以做到用罚款的方式逼着Google、Facebook就犯,但这种方式会对公司的商业模式带来挑战,又会给中国公司带来机会,因为Google、Facebook不会为了欧洲单独做一套系统,它一做可能就是全球。这样的话,腾讯就能更容易的进入非洲,因为Facebook就把这个东西变得很复杂了,所以我觉得这个思维会给企业创造很多变数。
2)中国科技移动产品已经超过欧美,copy-from-China可以带来更多的产品和机会给世界各地的国家。最经典的例子就是移动支付。
今年一月,李开复在美国和欧洲都走访了一段时间,有很多感受。过去10年时间,中国互联网成长非常迅速,诞生了很多原创模式,已从抄袭者变成了被抄袭者。尤其是用2C产品、移动互联网、共享经济领域,中国无论是商业模式还是变现能力,的确都已经远远超前了。
中国新四大发明里移动支付是非常厉害的,尤其是移动支付,将成为未来社会最重要的“基础设施”。中国整个移动支付的环境打通了六七亿的用户,移动支付其实有三个巨大的好处,其中一个就是几乎不要佣金,可以点对点,人对人的支付,而且是非常小额的支付。
在过去的两三年中,中国移动支付本身的交易笔数呈几十倍增长,目前微信和支付宝加在一起的移动交易笔数,每天超过3亿笔,所以移动支付的蓬勃扩张会给中国的整个消费带来巨大变革。这里面有三个原因:
第一,电子支付的便捷性和无痛性极大的促进消费增长。相比现金支付,用户不觉得自己花了很多钱,稍不注意就买了很多东西。
第二,电子支付带来了消费信用的扩张,不仅是一个支付手段,还带着消费金融杠杆。过去中国信用支付的普及率只有10%,而移动支付用不了多久,让中国百分之六七十的人都拥有信用卡,这意味着每一个消费者都加了一个巨大的消费杠杆。而消费杠杆普及之后,将加速这个国家在消费上迅速的扩张和膨胀。
第三,移动支付跟信用卡支付不一样,它是在手机上,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场合发生,并且可以运行各种各样复杂的运用,能处理非常复杂的场景的支付。举个例子,如果没有移动支付,只有信用卡,共享单车的模式就很难产生,新零售也很难发生,因为信用卡上面不能运行APP。
欧美在这方面有一些掣肘力量。比如美国人强烈的信用卡依赖习惯,为什么美国人爱用信用卡,因为它返点给用户,它从商家那边赚3%,还2%给用户,自己留下1%。信用卡就这样把这批人利益捆绑起来了,很难让它去松绑。
但欧美必须找到一个更开放的模式。
3)中国面临着消费升级,对于高质量产品会有更高的需求,这对欧美而言是个机会。
中国消费市场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。一方面中国市场正在经历有史以来最大一波消费升级。这次消费升级,既是物质消费升级、精神领域、文化体育等家庭综合性消费能力的提升,长期来看,也是健康和养老在消费支出的结构性提升。
另一方面,中国市场已经从“卖方市场”向“买方市场”过渡,以数字化为代表的线上思维和线下的实体运营思维,正在发生深层次融合,并从根本上提升运营管理效率。
更重要的是,“不怕你贵,怕你没有价值”,已经成为中国新一代消费的特点。具备以下三方面核心能力的企业和产品,会很容易胜出:
1、运营方和创业者具备一种形成消费价值观和影响力的能力。
2、能够做供应链升级的,替追随者选择能够配置这种价值观的产品和服务。
3、在运营过程中,有更多的技术手段作为升级的重要杠杆。
欧美企业应该抓住中国市场正在变迁的消费机会,跟下一个十亿用户建立连结。
4)全世界应该一起关注AI带来的机会和挑战。这个机会是加速脱贫。
因为无论国家如何分化,甚至如何竞争,我们全人类面临着同一个挑战。这个挑战就是当我们在用AI创造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财富的时候,我们也面临了这些问题,安全、隐私、偏见、取代工作、增加贫富差距。但它的解决方案其实是多元化的。
我们可以看到,比如一个工匠在瑞士、日本可能是很被尊重的,有些服务业在某些国家也是很被重视的,比如缅甸等东南亚的佛教国家,它有不同的方法让人得到满足,其实是有点与世无争的,甚至每个人每天工作二三个小时过得穷一点也很开心,最终大家开心就好。我们每一种模式其实都可以参考,所以李开复觉得达沃斯应该更多的汇集全球的智慧,来讨论怎么样去面对这个问题,提升人类总体的智慧,然后来寻找一些全世界都可以用的解决方案。
评论(0人参与,0条评论)
发布评论
最新评论